武清區所有幫扶村村集體經營性年收入達20萬元以上
天津北方網訊:“武清區聚焦‘三農’重點領域,發揮農業大區優勢,按照‘補短板、強基礎、增后勁、促發展’思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統籌推進26個產業項目建成運營,實現了所有幫扶村村集體經營性年收入達20萬元以上的目標,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得到顯著提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鄉村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弊蛉?,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武清區副區長徐繼珍就該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體情況進行了介紹。
“為有效保障全市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供應,武清區持續開展耕地、棚室、池塘不荒一畝,一落一棚,不閑一池的綜合治理,高效利用每一寸土地。全區糧種播種面積保持在100萬畝以上,總產量保持在4.3億公斤?!毙炖^珍表示,該區建成高標準農田70多萬畝,確保耕地“旱能澆、澇能排”,提高農田灌溉效率。利用良種良法,統防統治,提高機械化覆蓋率,實現了糧食生產只增不減目標。蔬菜播種面積保持在38萬畝以上、總產量不低于100萬噸;生豬年出欄26萬頭以上;蛋雞年產蛋量保持在3萬噸以上;奶牛年產鮮奶保持在12萬噸以上。
該區堅持“品牌強農”戰略,打造了“小兔拔拔”水果蘿卜、“小熊掰掰”水果玉米、“小鵲登枝”水果番茄等“武清果蔬”區域公用品牌和“天民蔬果”“益捷綠色豬肉”等26個“津農精品”品牌。形成了大良田水鋪、梅廠灰鍋口、河北屯肖趕莊等10個“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建成規?;N養殖園區613個。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000余家,200家經營主體實現線上銷售,通過品牌創建和“線上+線下”產銷對接,極大促進了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該區堅持把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放在突出位置,累計投入200余億元,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投資101億元開展“無煤區建設”,率先在全市實現了全域無煤化。投資16.5億元實施農村飲用水改造提升工程,所有行政村居民飲用水全部切改為干凈、衛生的引江水,徹底解決了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投資32.8億元實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投資3.6億元實施戶廁改造工程,實現了衛生廁所區域全覆蓋。投資14.22億元建成10個人居環境示范村,對全區339個村實施道路硬化、街道亮化、村莊綠化美化工程。
作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武清區始終堅持踐行綠色生態發展理念。全面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以主要農作物統防統治為重點,推廣綠色防控和合理科學用藥,實現了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的目標。全區512家規模畜禽養殖場(小區)全部完成糞污治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90%以上。主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8%以上。全區種子、農藥、飼料等投入品抽檢合格率保持100%、主要農產品抽檢合格率保持98%,實現了質量安全監管全覆蓋。(津云新聞編輯孫暢)
標簽:   武清區 三農 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