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區召開高校暑期社會實踐總結交流座談會
為借重用好高校人才智力資源,總結2021年暑期社會實踐工作,展示社會實踐優秀成果。8月5日,我區召開高校暑期社會實踐總結交流座談會,區委常委、區委組織部部長高進田出席。
會上,觀看了高校學子暑期社會實踐專題片;清華、北大、浙大等高校15名實踐學生代表、臨時黨支部書記介紹實踐成果,交流實踐體會;武清開發區、英創匯智作為實踐接收單位代表發言。
高進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武清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深入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加速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建設,著力打造創新創業之城、青年之城,全面建設京津明珠、幸福武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人才,更渴求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武清位于京津綜合發展主軸“一軸四城”核心節點,區位交通優越、產業基礎雄厚、政策環境優良,搭建“五大創新平臺”,營造人才與產業融合發展生態,為各類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發展舞臺。高校學子在社會實踐中擁護黨的領導,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發揮專業所長,幫助用人單位解決了實際困難和問題。希望實踐學子今后關注武清、推介武清、宣傳武清,將武清作為“第二故鄉”,以后選擇到武清創新創業、就業發展。
實踐學生紛紛表示,這次暑期實踐讓自己感受到武清良好的發展態勢,提升了自身實踐能力和科研水平,希望以后有機會為武清的發展貢獻才智。
據悉,今年共有清華、上交大、北交大等15所高校博碩士研究生來區參加“百名學子進天津?? 助力智能軌道交通聯盟發展”暑期社會實踐,共參與軌道交通車軸裂紋檢測系統、智能底盤域關鍵狀態觀測系統、四驅分動器系統、軌道交通人才聯盟建設研究等課題項目60??余項;解決智能煮面機器人夾爪技術、共軌噴油器WP6銅墊脫落、動車組關鍵部件故障圖像識別等技術難題30余項,預計創造經濟效益??500萬元以上;翻譯《入口壓力不超過10Mpa的氣體安全切斷閥》等外文文獻4篇,共3萬余字(詞);聯合申請《用于汽車主動制動裝置》《基于協作機器人的自動化煮面系統》專利2項;形成調研報告80余篇、共計50余萬字。實踐期間,區人才辦、團區委組織了啟動儀式、“武清發展成果行”“紅色教育行”“聯盟企業行”和“鄉村振興行”等實踐活動,豐富社會實踐內容。
在此次社會實踐中,涌現出一批優秀實踐成果。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機械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魏凌濤、張志煌、黃昌堯、張國旺在天津英創匯智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社會實踐。實踐中,參與公司核心技術研發,搭建了離線數據回放仿真框架,構建了車輛底盤數據采集系統,撰寫了核心的狀態解算與觀測算法等,幫助企業解決研發難題10余項。英創匯智總經理倪春陽表示:“清華博士生到來后,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幫助企業在汽車四驅分動器系統、柱塞泵性能等領域研發,形成多項自主知識產權,金錢無法衡量這些價值?!?/span>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能源動力專業碩士研究生景坤和張曉琪在遨博(天津)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參與智能煮面機器人項目,自主設計機器人夾爪,解決了機器人同時夾取多種物品等技術難題。據公司測算,投入生產后產生的經濟效益預計超過100萬元。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能源動力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劉澤璨解決了北油電控共軌噴油器煙度大、共軌噴油器WP6銅墊脫落問題等技術難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山東大學行政管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喬亞飛在象限空間(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社會實踐,梳理全國企業安全生產經驗做法,排查企業安全生產隱患,形成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方案制度文件20余篇,為企業安全生產提供了堅實保障。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陳京深入調研了武清佛羅倫薩小鎮運營模式,對比全國奧特萊斯發展情況,運用“國家-市場-社會”互嵌式融合機制,形成城鐵商圈發展高端商貿的可行性分析報告和對策建議,得到了商務局領導的認可。
標簽:   武清區 高進田 座談會 高校人才